#白酒 的抖音视频文章

酒的判断标准

那好酒是什么感受呢? 我年轻的时候,看过安徽一个地方名酒的广告。 到了,现在还记得。 喝过口不干,喝多头不疼,简单粗暴十个字。 但是仔细想想,这个就是好酒的基本标准。 四川有白酒专家提出好酒四不? 不落嘴,不刺喉,不口干,不上头。 啊,这个就说的更明白了。 啊,以前有一个名酒的广告语,我觉得大家应该都听过。 入口柔,一切咽喉。 一个常喝酒的资深酒友,如果你觉得这个酒喝起来凶,拉嗓子,难以下咽,几杯就上头。 那一定不是好酒。 相反有的时候我们见到朋友说,诶,昨天晚上我不知不觉就喝多了啊,但是今天早上起来,我觉得什么事都没有,那一定就是喝到好酒了。 感性很重要,理性更可靠,你科学还是要讲的,你记住了,白酒是不是口干? 会不会头疼,主要和酒里的四个东西有关。 杂醇油醛类物质,甲醇超不超标? 酸脂是不是平衡? 就这四件事。

武松真实的酒量有多大?

武松到底能喝多少酒? 我们都知道武松酒量大,那如果武松喝今天50多度的高度白酒,能喝多少呢? 这武松在景阳冈喝了18碗,然后上山打虎。 实际上,武松的酒量不止18碗,水浒里写武松醉打蒋门神之前是喝了30碗。 那宋朝的酒碗有多大呢?按照出土的北宋越窑的酒碗来看,直径不足九厘米。 一包香烟的高度是8.8厘米,所以宋朝这个酒碗,它的直径跟我们现在一包香烟的高度差不多。另外宋朝的酒碗也不大,它的碗的高度不到三厘米,也就是说这个酒碗比较小,也比较浅。有人试过把这个酒碗装满,大约装150毫升的酒,也就是三两而已。 但是呢,宋朝人喝酒不会把这个酒碗倒满,因为宋朝人拿碗的方式不一样,他们拿碗的方式呢,是把食指戳进酒碗,在酒碗的内侧摁住酒碗,然后用拇指和中指在酒碗的外侧摁住酒碗,三个手指一起发力,实际上是把这个酒碗给捏起来。 那这个酒碗肯定不能倒满,如果倒满的话,整个食指都就。 戳到酒里面去了,也不干净,所以我们今天呢,我们就算这个每碗酒倒个120毫升,那30碗就是3600毫升,今天我们今天一斤酒500毫升,那3600毫升呢,相当于七斤酒,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说武松能喝七斤酒,因为宋朝没有蒸馏技术,那都是低度酒啊。 像智杰生辰纲都说是挑着酒去给别人解渴,那说明酒的度数很低啊,中国没有蒸馏技术之前。 酒都是发酵酒,叫浊酒,一般15度左右,即便是唐朝李白他们说的清酒,实际上也是把浊酒加工过滤提纯而已,也不会超过20度,那宋朝的时候,人家武松五都头相当于县公安局一个刑警队长,也不挣大钱,在街头喝的也不可能是多么名贵的提纯的酒,那我们就算他喝的酒是15度,那3600毫升。 差不多呢,有540毫升的酒精。 那540毫升的酒精,按照我们今天的高度酒来比较,我们今天的53度的白酒,每一斤酒精含量差不多是265毫升,那这么一换算呢,武松的酒量相当于今天喝53度左右的白酒能喝两斤。 虽然很吓人,酒量样已经很大了,但我们这样一算呢,觉得呢,五渡头的酒量也还是在正常能喝的人的范畴之内。

四川的酒精,竟然是抗战的能源!

这个白酒讲西不入川,东不入皖,那就是说中国版图上,西边的四川,东边的安徽都盛产白酒,品牌多,产量大,就其他酒呢,你们少打这两个省的主意。 这个四川为什么盛产白酒呢?元、明、清三代都有酒坊遗址被后人发现,但那个呢?只说明历史悠久,而现代造酒,尤其是近80年四川酒业的繁荣。 跟汽油有关啊,我没有说错啊,就是开汽车需要用的那个汽油。 那这是怎么回事呢?时间拉回到80多年前,就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迁到重庆以后,那四川和重庆成了大后方。 大后方出现了酒精工业。 但生产出的酒精呢?它不是为了造酒的,而是作为汽油的替代品。 这个抗战呢,它需要大批的汽油,但那个时候一来美国的援助有限,二来交通封锁严重,最后想的办法是用酒精做汽油的替代品,这个测试的结果,一吨酒精可以顶0.65吨汽油用,这叫汽车燃料替代的战时政策。 啊,于是,生产酒精的工厂在四川内江、简阳、资中以及云南的昆明和贵州的遵义迅速成立。 啊,到1942年四川省的酒精生产厂家超过了100家,产量也不断增加。 啊,据说到1945年呢,四川省酒精产量每个月达到140万加仑,占大后方酒精产量的70%。 啊,为抗战的交通运输做出了巨大贡献。 其实呢,在抗战期间,这些酒精厂用来生产酒精,它的原料是水稻、谷物、甘薯、甘蔗啊,这些食物原料。 当时呢,也就有小部分呢,当白酒售卖。 这个四五年之后,远征军打通了从加尔哥答到昆明的输油生面积。 这个汽油的缺口呢,就没那么大了,这个时候酒精厂就出现了分化,小的是搞不下去了,大酒精厂原来用甘蔗做原料的,它逐渐转成了糖厂。 用水稻谷物做原料的,就转成了酒厂。 那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,大批酒精企业的制造设备,生产人员啊,和这个生产技术,在四川本地呢,被酿酒企业消化,所以后来有一段时间呢,四川叫县,县有酒厂。 他们的硬件和软件的底子,那就是在生产酒精替代汽油的那个年代打下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