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历史人物 的抖音视频文章

林则徐为什么是真英雄?

这个有一副对联,据说是林则徐写的,叫不为钱原非易事,太要好也是私心。这个上联好理解,不为钱原非易事,就是说一个人不贪财,不爱钱,那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了。但下联说太要好也是私心,应该怎么理解呢? 我觉得这个太要好呢,它是指一个人呢,过于爱惜羽毛,怕被泼上一点点污水,于希望形象完美无缺,过于在意声誉里全是赞美。 那如果有这几个过于,那这也是一种私心作怪。所以古人评价某一类人呢,说善谋身而不善谋国,谋家啊,就是说有那样一种人,绝顶聪明,很善于考虑自己的一切,但这样的人,他既不能做国家的栋梁,甚至也不能做小家的顶梁柱,用今天的话来讲,那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。 那为什么太要好事利己私心呢?因为你做正确的事,他也有可能长时间不被理解,甚至被上骂名,你做好事也有可能越陷越深,甚至被人冤枉的,所以你要是真做事的话。 得有各种思想准备啊,没打到狼惹一身骚很正常,打到狼了,你也不见得就没有一身骚,所以聪明人只养狗不打狼。 而林则徐这种人呢,才会一根筋的说呢,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趋避之啊,你把他这两句跟不为钱原非易事,太要好也是私心把他摆一块。 那才完全明白林则徐这种人,他怎么看待国家,怎么看待自己,怎么看待同僚。

唐宋八大家,文学都是副业!

唐宋八大家啊,是一个中国散文的超级天团啊,唐朝的韩愈、柳宗元,北宋的欧阳修,王石,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,这个八位的合称。 那事实上文学是这些人的副业,这八个人都是国家干部,但是官职的差别很大,这官当的最小的是苏洵,就是苏轼和苏辙的爹啊,在北宋做过秘书省教书郎,这个貌似很好听啊,但实际上就是第18集文员。 也做过主簿,这个宋朝县里的主簿啊,主要管理钱粮司法的这些杂事,他比县城呢,也就是副县长要小一些,比县尉也就公安局长要大一些。 这个古人的文章名声啊,跟官帽子的关系还是很大的,这个唐宋八大家是明朝人评出来的,那很多人觉得呢,苏洵是沾了儿子苏轼、苏辙的光,但是也不能完全这么讲,因为苏洵的墓志铭是欧阳修写的,欧阳修那个时候应该是兵部尚书一级的官,所以呢,苏洵在北宋的作协一定是很有影响力的。 那柳宗元做过什么官呢?柳宗元在唐朝做过礼部员外郎,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一个部委的司长,然后被贬到柳州当刺史啊,就当市长。 啊,没有降级,但是地方的刺史啊,跟朝廷的员外郎他是不能比的,那后来又贬了,叫永州司马,也就是写这个捕蛇者,说那个地方,而且植物里面有童政两个字。 什么意思呢?就是原来人家的司马还在你名义上呢,也是司马,但是呢,没有权。 曾巩做过什么职务呢?在唐宋八大家中间,曾巩是比较小众的。在地方呢,他当过州司法参军啊,相当于检察长啊,当过周通判,就相当于副市长。 最高呢,当过中书舍人,就是五品官,按今天来说,司局级好像层级不高,但是呢,直通皇上,因为他对国史修撰、圣旨文稿都有发言权。不过曾巩呢,当中书社人的时候,已经63岁了,而且只当了半年,他就回家奔武葬去了。 那韩愈呢,是唐宋八大家之首,这个唐朝的文坛领袖,但是他在做官的这个事情上呢,在八大家中间中不六。 在大唐啊,最高做过吏部侍郎,兵部侍郎啊,做过京兆尹,也就是首都的市长,这些都是三品的职务,但是呢,比尚书肯定还是要差一点,他是死后追赠礼部尚书,也就是追赠了一个部长的职位。 那苏轼呢?他倒是正经做过部长。 苏轼这辈子磕磕绊绊啊,后来是做火箭一样的升官,从八品的这个团练副使到正三品的翰林学士之志高,只用了一年多,后来做到龙图阁大学士啊,吏部尚书,相当于中央的组织部长。 但即便这样呢?论当官,他弟弟苏辙更会干。这个苏辙是苏洵的小儿子,官至尚书右丞,后来是门下侍郎啊,跟元丰改制前的参知政事一样,就相当于副宰相、副总理。 那欧阳修做过什么呢?欧阳修也做过参知政事,这个实职和苏辙差不多,但是欧阳修的政治待遇比苏辙高多了,这个欧阳修在宋仁宗时期做到参职政事啊,负责相当于副宰相,但是欧阳修的记录官或者贴职很高,那什么是记录官或者贴职呢?他就是叫名誉、职务和享受的待遇。 欧阳修的记录官是太子少师,贴职是官文殿学士,这个官文殿学士,那一般都是宰相退居二线才有的,所以欧阳修实际上最后的待遇是正一品。 但即便这样,你要是论位高权重,那欧阳修远不如改革家王安石。 这个王安石在宋神宗时期两次官拜宰相啊,就相当于总理啊,封金国公,那算得上未及人臣。 你要是论生前的职位,那唐宋八大家无人出其右。 他死后呢,王安石的这个王爵啊,被宋清宗取消,但是徽宗的时候呢,又重新封了个书王。 到了南宋高宗的时候呢,又再次削去封号,但是封号可以削去,这个王安石改革家的历史地位是永远留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