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油诗封神都是谁?笑到最后的居然是他!

打油诗封神都是谁?笑到最后的居然是他!

今天来评中华最强打油诗啊,最强的五首打油诗,这个打油诗其实呢,就是顺口溜,不讲格律,信口而来,低级的打油诗俗不可耐,那高级的打油诗呢,妙趣横生,有特别的智慧。

我先看第五名作者张打油诗名叫雪江山,一笼统,井上黑窟窿,黄狗身上白,白狗身上种。那为什么这时候能评上呢?第一,名气太大了,你说打油诗,你总是最先想到它。第二呢,他虽然写雪,但天呢地啊树啊花啊都不着一字,彻底回避了风花雪月的穷酸,极具屌丝气质和打油诗精神。

全诗只写了一口井,两只狗,但画面呢,很有带感,最后一句在笨拙中形成奇趣,非常好玩。

这个作者张打油,就是传说中的打油诗鼻祖,这打油诗因为他而得名,所以此时无论如何你要进入前五名。

再看第四名咏雪作者,清代郑板桥、郑燮,一片两片三四片,五六七八九十片,千片万片无数遍,飞入梅花都不见。

第一句就没文化,那第二句呢,让人掉下巴,第三句大家呢,都等着看笑话,看你怎么搞下去呢,因为你已经写到无数遍了,但是结尾呢,却用了一句神来之笔的飞入梅花都不见。

吞吐八荒让前面的三句从一到万到无数,都成了不可或缺的铺垫,你只能惊叹一句高。在所有咏雪的佳作中,这首诗最素。

但是呢,气场极大,他画面呢,有那种表面不动声色,但内心惊涛骇浪的那种差劲之风。

第三名,六尺巷。

作者,清康熙年间的宰相,安徽桐城人张英。这是他写给家人的书信啊,千里休书只为墙,让他即尺又何妨,长城万里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

这个打油诗形式的书信,它既表明了自己呢,对邻里纠纷的这个土地纠纷的谦让态度,他又旗帜鲜明地讲清楚这个事情怎么处理。

还谆谆教诲家人,你要学会放下,学会看开。那一手打油诗成就了一个中华好家风的典故,那一手打油诗成就了一个万人景仰的啊,中国传统美德的这个教育基地,那你得个探花啊,当个第三名不算过分。

第二名作者,宋朝无门慧开禅师。

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,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我说明一下,这个佛记它并不都算是僧师,我觉得只有那些严格符合格律要求的算是僧事,他也有相当多的呢。它有顺口流风格,在打油诗范畴里,这个四句脍炙人口,和禅宗的因无所住而生其心说的道理一样,就是没有心存执念的时候,春花秋月啊,夏风冬雪。

都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到人间的美好。

遣词用句呢,很浅显,很直白,但是思想内容缠思暗存,所以我认为德国第二名榜眼应该是没问题的。

终极一首第一名作者胡适胡博士诗名希望我从山中来,带来兰芳草,种在小园中,希望花开好,一日望三回,望到花时过,急坏看花人包也无一个。后面还有,其实都不用念完前四句已经决定了这是打油诗的巅峰之作,为什么呢?

如果不强调这是一首顺口溜,是打油诗,从来没有人把这首打油诗,把这首诗啊和打油诗联系在一起。这个打油诗并不都是张打油诗的莽汉加油腻男,这个打油诗他也可以是青春少女,不施粉黛,素面可爱。这个我从山中来,带来兰花草,种在小园中,希望花开早。你看,简简单单,但是大音牺牲自然天成,无技术,无手段。

所以呢,不管你叫什么诗,你可以不讲格律,不讲平仄,但诗意一定要有,在诗意丰富的前提下,你手段越简单,那你水平越高。所以王国维讲文学之功与不恭,亦是其意境之有无与深浅而已。